☞身高、體重、身體質量指數(BMI):
過胖或過瘦都會影響健康,例如過胖會造成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死亡率高的疾病。體重超過正常體重範圍者對多運動,且少吃高熱量食物。肥胖者應遵照醫生及營養師的指導,有計劃的減重。理想體重的演算法有很多種,但自身體質量指數(BMI)之說出現後,廣為大家所接納。目前世界各國幾乎都用此演算法。

計算公式是:BMI=【體重(公斤)】÷【身高×身高(公尺2)】

►亞裔成年人身體質量指數之參考範圍如下:

身體質量指數 類別 罹病機會
<18.5 過輕
18.5-22.9 正常 中等
23-24.9 過重 增加
≧25 肥胖




資料來源:Asian Pacific Steering Committee In Obesity
罹病情況包括乙型糖尿病、血糖過高症、血胰島素過高症、高血脂症、冠心病、高血壓、癌症、痛風症。
►身體質量指數的限制:
身體質量指數是評估體重與身高比例的工具,並不能反映身體脂肪的含量,而脂肪含量才是危害健康的因素。腰臀圍比值可反映身體脂肪的狀況,中圍肥胖與患上慢性疾病(如:心臟病及乙型糖尿病)有關。

☞體脂肪率:
在判定身體肥胖程度時,除了體重和身體質量指數(BMI)以外,體脂肪率也是一項參考的指標,可利用體脂肪測定儀測量身體所含總脂肪比率,以瞭解體內脂肪蓄積的程度,有助於運動的指導及成人病之防治。體脂肪率愈高,罹患慢性疾病(如糖尿病、高脂血症)的機率也愈高。

一般參考範圍,如下表所示:

 
30歲及30歲以下
正常
輕度肥胖
肥胖

14~20
20~25
>25

17~24
24~30
>30
30歲以上
正常
輕度肥胖
肥胖

17~23
23~30
>30

20~27
27~35
>35

(單位:%)

☞腰圍、臀圍、腰臀圍比值:
腰臀圍比值是指腰圍寬度與臀圍寬度的比率,代表腹部肥胖指標。腰圍值為代謝症候群的判定條件之一,國際肥胖任務小組建議亞洲人腰圍的標準,男性應小於90公分,女性應小於80公分。比值愈大,表示腹部肥胖愈明顯。研究結果顯示:腰臀圍比值與多種成人病有明顯的相關性,控制腰臀圍比值有助於預防成人病的發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cf530 的頭像
    ccf530

    ~。☆健康。致富。行善☆。~

    ccf5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